主页 > 西服百科 > 正文
西服内涵了什么文化意蕴

 2025-07-11 09:43    和牧服饰  

一、西服内涵了什么文化意蕴

西装又称“西服”、“洋装”。西装是一种“舶来文化”,在中国,人们多把有翻领和驳头,三个衣兜,衣长在臀围线以下的上衣称作“西服”,这显然是中国人民对于来自西方的服装的称谓。

穿着,体现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。

西服,更能显示一个人的气质与文化程度。

二、西服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?

1. 西装在中国的传入时间大约在清代末期,当时的社会上层人物普遍穿着长袍马褂,这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。

2. 穿西服在当时被视为非常大胆的行为,因为它与传统服饰和观念相悖。据《清史·西洋记》记载,清朝末年,著名思想家严复的长子严修,由于其流利的英语能力和与外国人的交往,成为了首位公开穿西服的中国人。

3. 严修不顾社会的反对声音,剪去辫子,坚定地穿着西装,这一行为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。

4. 随着辛亥革命的成功,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这场革命推翻了清朝,西服开始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中的一种正式服饰。这标志着西服代表的西方文化开始在中国社会中占据一席之地。

三、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:“在这里,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。”这一评论指的是

答案C

注意“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”,“西装”实际是指西方文化,董仲舒、李贽都是古代的儒家思想家,前者把孔子进一步神圣化,后者者察批判的继承儒学,但都没有提出学习西方,AB不符。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猛烈批判儒学,显然不是借助、利用孔子宣传主张,D不符。

联系维新变法期间,康有为把自己的变法理论首首茄和儒家思想相结合,借助孔子宣传芹旅维新变法,学习西方政治制度。

参考: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