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童装资讯 > 正文
《我眼中的纳米技术》作文?

 2025-07-21 00:00    和牧服饰  

一、《我眼中的纳米技术》作文?

纳米,这是一个新词。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。这一现象被科学家发现之后,便制造出了许多新产品:纳米衣服等.可是,最让我们好奇的是李科学家的两根纳米线.欲知清况如何,且听以下分解.

那一天,李老师兴致勃勃地走进教室,脸上略带微笑,一看,就知道今天有什么好事了,不是自由活动就是有什么趣事了,嘿嘿,果然不出我所料,这里老师呀,平时是喜怒无常,但俗话说的好,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嘛!我摸着他的脾气,也懂了不少窍门,老师一张嘴,我就见到他的喉咙了!(不好,讲的有些太夸张了,还是言归正传吧。)

“今天,我给同学们做一个有趣的实验。”这话一出,同学们个个是强压住内心的好奇,等待着这实验。只见李老师先从口袋里拿出一块凹字型的纸片,又拿出两根所谓的纳米线(其实看不见是不是真有线),煞有其事地把两根纳米线绑在凹字型纸片凸起的两个正方形上,然后用手拿住纳米线,一拉一拉的,这正方形也随着李老师的手一动一动。“这是怎么回事呢?”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,教室里顿时人声鼎沸。

好吧,既然同学们都在议论,我可不能落后,首先,我县排除一样,纳米线是肯定没有的,如果官堂这个鬼地方有纳米线,那就谢天谢地了!好,然后,我把同学们的各种猜测归纳一下:

1. 用头发丝。我认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,因为头发丝虽说小,但是是黑色的,看得出,所以,我敢用项上人头保证,绝对不是头发丝。

2. 用白色的丝线。那我觉得可能性不大,因为虽然是又白又小,可总会看得出一点点吧。但这回我不敢用头保证了。]

3. 没有纳米线,是用纸来搓动。李老师把一张大的正方型的纸片剪成一张凹字型的纸片,中间的小正方形没有剪掉,这样,用手拿住中间的小正方形,上下搓动,另一只手就装模做样地一拉一拉的。这样解释好像很合理,可仔细一想,就出问题了,那么在李老师身后的同学可以看穿这鬼把戏,但事实上第四组的同学却没发现。

唉,李老师毕竟是一位当父亲的老师了呀,不能说他吃的盐比我吃的饭多,

能说他吃的菜比我吃的饭要多,阅历也比我丰富的多呀!他一张嘴,我顶多

见他的舌尖。啊,学生甘败下风,说吧,老师,请指点迷津!

二、据说用纳米材料作成的衣物细腻、柔软、光滑,用纳米材料作成的食品滑软、细腻、可口。试从?D

楼主先要搞清楚“纳米”这个名词。 纳米是英文nano的译名,是一种长度单位,符号为nm,原称毫微米,就是10的-9次乘方米(10亿分之一米),约相当于4个原子串起来那么长。纳米结构通常是指尺寸在100纳米以下的微小结构。 从具体的物质说来,人们往往用细如发丝来形容纤细的东西,其实人的头发一般直径为20-50微米,并不细。单个细菌用肉眼看不出来,用显微镜测出直径为5微米,也不算细。极而言之,1纳米大体上相当于4个原子的直径。假设一根头发的直径为0.05毫米,把它径向平均剖成5万根,每根的厚度即约为1纳米。 而纳米材料是从尺寸大小来说,通常产生物理化学性质显著变化的细小微粒的尺寸在0.1微米以下(注1米=100厘米,1厘米=10000微米,1微米=1000纳米,1纳米=10埃),即100纳米以下。因此,颗粒尺寸在1~100纳米的微粒称为超微粒材料,也是一种纳米材料。 从分子方面解释,纳米材料作成的衣物细腻、柔软、光滑,正是因为它薄而细,因为体积减少的关系,平时分子之间的复杂支架结构减少了,所以他们受外力变形时的反作用力也随之减少,这就是细腻、柔软的原因。而光滑,正是因为他们的分子小,空洞也就是小了,分子排列得整齐了,就出现了金属那种光泽。 同理食品滑软、细腻、可口,也是这种原因 但是纳米技术在世界上还是刚刚萌芽。

三、纳米材料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?

纳米材料 简单的说是使用纳米技术生产的材料 一般单位级达到纳米级 或者有纳米级原料添加 就算纳米材料

有纳米半导体薄膜、纳米陶瓷、纳米瓷性材料和纳米生物医学材料等等

由于制造成本较高 多用于工业和医疗 生活运用不多 能想到的有部分精密微电子产品 食水净化 部分特殊功能的陶瓷、橡胶等等

相关文章